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8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便民服务举措,让更多用电客户享受到更方便、更优质的服务,伊春供电公司桃山供电所努力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为所有客户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王师傅说罢,鸡舍内的自动化设备缓缓启动,只见自动化喂食装置慢慢移动,将调制好的饲料放入鸡槽里。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加强辖区养殖场线路、专配变等用电设施运行维护力度,确保养殖户用电无忧。
4月25日一早,丰宁公司石人沟乡供电所职工金栋彬与刘沂桐便收拾好工器具,开始逐户上门服务开展安全用电检查该公司经过走村入户调研,全面开展村网共建供电服务模式,在乡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电力驿站。从3月份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以来,我们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电力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在遇到问题时你们都能第一时间出现解决问题,真正践行了企业服务宗旨。下一步,丰宁公司将深化电力便民服务等功能,以专业技能、贴心服务,让当地用户用上安全电、绿色电,全面助力乡村振兴。5月5日,在丰宁县汤河乡上庙,村民委员会书记刘桂山对丰宁公司汤河供电所所长高晓强称赞道。
丰宁公司选派优秀骨干定期走进乡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为村民办理用电业务,推进供电服务向村户延伸,深化网格服务和现场服务有机融合;全面推广网上国网APP,切实做到让用户一次不跑事项速办的标准;对于企业用电报装信息主动对接,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用电方案,开具差异化良方,提升用户用电设备健康运行水平。丰宁公司辖区内大多是山区,村里大多为留守老年人,线上办电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线下办电行动不便有困难。一季度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增速回升1.0个百分点。
进一步规范贸易商长协,要求扣除流通服务费用后,折算港口价、坑口价应符合有关政策明确的合理价格区间内。近年来乡村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拉动第一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二)加快重点电源电网工程建设,提升电力系统调节支撑能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增电源项目建设,挖掘现有发电机组潜力。东北送华北电量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1%。
6.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4.消费品制造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2个行业。
规模以上电厂火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7%和4.4%。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2023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6%左右。拓展实施能效提升项目,推动消费侧节能降耗提效,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一季度,全国跨区输送电量18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3%。
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一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5%、2.0%、6.4%、3.0%。延续保供政策,保持政策稳定性,保障后续持续增长的发电用煤需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另一方面是受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的拉动。预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其中煤电1158小时,同比降低11小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适度拉大峰谷价差,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削峰填谷,引导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主体发挥调节性作用。
加强对各地落实电价政策监管,进一步规范电力交易组织,坚决防范各地对交易价格的不合理干预,真实反映市场供需情况,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受来水持续偏枯、电煤供应紧张、取暖负荷增长等因素叠加影响,贵州、云南等少数省份电力供需形势紧张,通过加强省间余缺互济、实施负荷侧管理等措施,有力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气电550小时,同比降低25小时。一季度,全国共有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其中,宁夏(14.6%)、青海(12.2%)、甘肃(10.9%)、西藏(10.3%)4个省份同比增速超过10%。分大类看,四大高载能行业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3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2.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保障十四五期间已纳规煤电按期开工投产,逐步缓解电力供需偏紧形势。分区域看,西北输出电量7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其中西北送华中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
合理安排三改联动与机组检修时序,强化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管理,做到应发尽发、稳发满发。水电投资同比下降7.8%,主要是常规水电投资减少,抽水蓄能投资同比增长21.3%。
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8.9%,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3.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截至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
分月份看,1-2月、3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9%和6.4%。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加快建立煤电机组容量补偿和成本回收机制,推动辅助服务费用发电侧和用户侧合理分摊,保障发电企业成本合理回收,激励新增电源投资,提高发电容量长期充裕性,确保电力安全平稳供给。五是跨区输送电量同比增长24.3%,跨省输送电量同比增长13.5%。
全口径并网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4.5%。二是健全完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
三是加强电力中长期交易监管。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4.1%,比上年四季度增速回升7.1个百分点,疫情放开后增速恢复较为明显。
一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900万千瓦,同比多投产2726万千瓦。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6.2亿千瓦,同比增长9.1%。
健全电力需求响应机制,形成可中断用户清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推动需求响应规模尽快达到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 5%通过电源配置和运行优化调整尽可能增加存量输电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电力安全保供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完善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作用。二是健全完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4.0%。加强电动汽车、蓄热式电采暖、用户侧储能等可调节资源库建设,并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
规范代理购电用户在交易方式、偏差结算等方面的规则,进一步落实省内、省间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机制,保障信息披露及时准确,维护市场交易公平。督导各地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尽快建立高耗能企业目录制度。
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入研究煤电基准价联动机制与燃煤上网电价浮动机制,结合各省(区)煤价变化情况,统筹考虑本区域内煤电发电利用小时、固定成本、长期贷款利率等因素,开展煤电基准价评估,并建立煤电基准价调整制度,科学设置基准价+上下浮动的价格波动区间,发挥价格的供需调节作用,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理顺电力与其上下游产业的关系。
发表评论